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

咨询热线

400-123-4657

Classification

新闻动态

400-123-4657
传真:+86-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你了m6米乐中国在线登录入口解“婚姻”吗?l一份婚姻研究报告告诉你为什么要结婚

发布时间:2024-04-30 05:58:18 丨 浏览次数:546

  大家被长辈逼婚的时候,如果你反问长辈,为什么要结婚呢?他们不会给你梳理婚姻意义的变化,他们会说,因为大家都结婚了呀。

  首先不说别人结不结婚是否该左右我们的选择,但退一步想,大家真的都结婚了吗?

  大跌眼镜吧?中国大陆的比例非常地低。1970年的时候,30到34岁的女性里面只有1%处于未婚状态,2010年这一比例也只有5%左右,基本上和印度尼西亚、印度差不多。

  大家可能会担心,糟糕,这是不是印证了长辈们说的,大家都结婚了?其实这里的数据是全国的数据,包括了农村和城市地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今很多的年轻人都是生活在北上广深。

  蓝色柱子表示的是30到34岁北京男性的未婚比例,红色的柱子表示的是同年龄段女性的未婚比例。在2010年的时候,30到34岁的人里面,在北京有17%的男性和12%的女性处于未婚状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值。

  这里的数据是各个学历的人的一个平均值。未婚比例会不会在高学历的人里面更高呢?我就算了一个本科及以上的数据。

  我们看到,2010年的时候,在北京30到34岁有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里面,22%的男性处于未婚状态,18%的女性处于未婚状态。也就是说,在北京,即使过了30岁,也还挺多人没结婚的。

  我自己从二十六七岁就已经开始被各种长辈称为“剩女”,这激发了我研究女性学历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是在全世界都在发生的变化,有些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女性的教育程度反超男性的情况。

  这下面展示的是美国从1970年到2014年女性在高等学历获得者中的百分比,红色的线表示的是本科学历,黑色的线是硕士,蓝色的线是博士。

  1970年的时候,在本科和硕士学历的获得者中,大概只有40%是女性,60%是男性;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中只有10%是女性。到了2014年的时候,60%的硕士和本科学位是授予给女性;同年,博士学历的获得者中也有超过50%是女性。所以我们看到,在美国,高等学历的获得者中女性已经开始超越男性了。

  在中国,高学历女生的家长都很担心自己嫁不出去。美国这样男女教育趋势的变化,也会导致很多高学历的女性结不了婚吗?

  有意思的是,美国很多的研究都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女性,反而结婚的可能性越大。传统认为的丈夫应该比妻子学历高这样的婚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我比较了1980年和2010年左右结婚的美国夫妻,蓝色的线表示传统的丈夫学历高于妻子的夫妻,绿色的线是丈夫的学历等于妻子的学历,红色的线表示的是我们认为比较少见的丈夫学历低于妻子学历的夫妻。

  在美国,最普遍的还是丈夫和妻子学历差不多。1980年的时候,有24%的夫妻是属于丈夫比妻子的学历高,22%是妻子比丈夫的学历高。

  到了2010年左右,结婚的夫妻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9%的夫妻是妻子比丈夫的学历高,只有15%的夫妻是丈夫比妻子的学历高。也就是说,美国的学历匹配模式,已经从男高女低变成了女高男低。

  我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根据2000年到2008年中国城市地区初次结婚的情况,发现30岁以上的高学历女性确实比20多岁的高学历女性具有更低结婚的可能性。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学历男性结婚的时候,更可能与学历低的女性结婚。但是女性自己的择偶标准并没有随着年龄而出现太大的变化。

  结合韩国、日本,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女性的未婚比例非常地高,我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东亚社会里面,女性,特别是高学历女性,有这么多人不结婚?

  人口学家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作Marriage Package(“婚姻包袱”)。这个概念的提出主要是用来解释日本的现象,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东亚社会,包括中国。

  它主要是说,在东亚或日本的传统家庭里面,结婚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很多的事情被捆绑在了一起。一般来说就是结婚、生孩子、养孩子、照顾年迈的父母,这些都是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婚姻就成为了一个包裹,甚至是一个包袱。

  在日本传统的家庭,如果夫妻结婚之后想要浪迹天涯,或者说脱离大家庭当丁克,是不被社会认可的,会感受到很多的压力。而且,很多时候当女性一旦做出结婚的决定,就被期待着要以家庭为重。她们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并要督促辅导、拼尽全力地帮助孩子取得学业的成功。

  现在,女性在婚姻之外已有了更多的机会,但是在婚姻之内男性并没有相应地更多参与家务劳动或者抚养孩子。以前,如果女性不结婚,可能也不会有很大的事业或者经济上的成就,但是现在,对很多亚洲女性而言,她们一旦结婚,可能意味着她们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或者机会。

  这时,很多女性就会觉得婚姻对她们来说失去了吸引力。由于高学历的女性在这种具有传统的性别分工的婚姻中所获得的回报和效用越来越少,所以她们可能选择推迟或者放弃结婚。

  但在中国城市地区,很多人和媒体用“剩女”这样一个歧视性的语言来描述大龄未婚的高学历女性。剩女这一称谓忽略了女性选择何时结婚或者与谁结婚的自主意愿,因为这一部分女性很可能不是被剩下的,而是为了中国婚姻中不平等的性别关系而做出的选择。

  与其用歧视性地称呼来贬低高学历的女性,与其通过社会压力逼她们结婚生子,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我们该如何改变社会传统,如何制定完善的社会政策,去支持婚姻之外的更多家庭形式。

  去年,我在上海做采访,采访了一个36岁的单身女性。她跟我说,我爸爸妈妈已经不逼婚了,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了,我还没结婚呢,周围的小伙伴已经离婚了。我爸爸妈妈就觉得,喔,原来结婚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生活的变数还挺多的。

  我是人口学家,所以还是先给大家看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红色的线表示的是每年的结婚登记数量,是以万为单位,蓝色的线是每年的离婚数量,也是以万为单位。

  可以看到,对于结婚数量来说,从1985年的831万增加到了2016年的1143万,大概也就增加了37%、38%左右。再看一下蓝线倍左右。

  这里还有北京和上海的数据。在北京,每年的离婚数量也是从1990年的1.47万上升到了2016年的10.58万,大概是增加了6倍左右。

  上海是从1990年的1.64万增加到了2016年的8.26万,翻了大概4倍左右。

  如果说,结婚的趋势是平稳的、波动的,甚至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离婚近几年来是属于直线上升的状态。对于北京和上海来说,到了2016年每年的离婚数已快赶上结婚数了。

  很多研究表明,年轻的结婚年龄是预测离婚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为年轻人往往对自己认知不足,也往往对自己未来的另一半会变成什么样子有错误的预期。

  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很多成年特征还没有显现,随着双方变成熟的过程,很难从一开始就选出一个和自己很适合的伴侣。

  美国的研究发现,推迟结婚是获得稳定婚姻的一个非常有利的因素。学者认为那些结婚比较晚的人通常比较成熟,且较少地做出选择配偶上的错误判断,并且他们也更能够应对婚姻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个研究启示我们,与其着急踏入婚姻,不如先让自己变得成熟一点,弄清楚我是谁、我到底适合什么样的配偶,再做出婚姻的决定。

  结婚选我爱的人还是选爱我的人?这是大家争论的话题,如果有选择的线年的美国研究讨论了恋爱时男女双方对爱的程度、结婚可能性的分歧程度与日后离婚的关系。他们发现,恋爱时双方爱的程度差不多,对感情的未来走向有着比较一致的预期,会提高日后婚姻的稳定性。

  他们在解释研究结果的时候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叫作shared reality,共享现实。很多人说爱情是盲目的,在恋爱的时候会极力表现自己,掩饰缺点,甚至自欺欺人,忽略对方的劣根性。

  但是婚姻理论就比较实际。婚姻就是一个幻想破灭的过程,你在恋爱的时候瞎了眼产生的想法,一旦结婚都会被更接近现实的感受所代替。

  所以,对于那些在恋爱的时候就对爱、对感情走向有着比较一致的想法、预期和判断的夫妻来说,这为他们日后的婚姻生活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

  研究发现,花时间在一起并坦诚地聊感情的情侣,更能够对自己的感情、对未来的发展形成比较一致的判断和体验。爱你的人,你爱的人,都不如爱得一致的人好。

  人的想法、经历以及感情本身都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共享现实只有通过沟通来获得和维系,从而提高婚姻的稳定性。

  这要回到婚姻的三阶段。在制度化阶段的时期,婚姻主要满足的是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比如说提供住所、提供食物,帮助我们免于外界的侵害。

  到了陪伴式婚姻的阶段,由于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可以在婚姻之外获得了,所以夫妻们更多关注的是那些中层次的需求,比如说,爱、被爱、体验浪漫的激情。

  到了个人化婚姻的阶段,人们想在婚姻中追求的是比较高层次的需求,比如自我实现、表达自我,或者说获得尊重等等。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把婚姻想象成登山。登的山越高会觉得呼吸越困难,每呼吸一口能够给我们供的氧气越少。

  当我们想象,如果在婚姻中想达到马斯洛需求层次之山的顶端,我们为婚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来越少地能够为婚姻供氧。举例来说,如果妻子对丈夫的要求只是满足温饱,那么丈夫很容易满足这种不会因人而异的需求。

  但如果妻子要求的是丈夫能够满足她自我实现的需求,鉴于每个人对自我实现的定义非常不同,这就需要丈夫花很多的时间去和自己的妻子交流、倾听、去帮助她。

  但现代社会什么情况?我们工作压力变大了,生、养孩子压力也很大,我们很少有时间能够在一起。夫妻之间最常见的相处模式就是坐在一起各玩各的手机。

  一方面是对婚姻的需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花更少的时间和伴侣去交流、诉说自己比较个人化的需求。这就像,想要登到山顶本来就越来越难,我们反而越来越难以认真地去呼吸,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婚姻里常常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今年情人节的时候,美国著名的婚姻研究专家Stephanie Coontz在《》上发了一篇文章,叫作《如何让婚姻更美满?像一个单身人士一样生活》。

  随着人们推迟结婚、离婚率增加,还有平均寿命的延长m6米乐中国在线登录入口,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婚姻之外度过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成功经营自己的单身生活。这种技能不仅是有益于那些没有结过婚的人,它对你的亲密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随着人们推迟结婚、离婚率增加,还有平均寿命的延长,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是在婚姻之外度过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的是如何成功经营自己的单身生活。这种技能不仅是有益于那些没有结过婚的人,它对你的亲密关系也是非常好的。

  为什么呢?有研究显示,很多人离婚丧偶之后觉得仿佛世界末日,其实这个时候经历的很多问题并非是由于婚姻结束,而是这一部分人曾经过度地依赖自己的配偶,于是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圈,包括自力更生的能力。

  研究发现,那些有着牢固友谊的单身老人,无论是否结过婚,都和已婚人士一样幸福健康。友谊还会有益于夫妻关系,比如说婚姻幸福的妻子如果在遇到冲突时能够和好友讨论,重新看待这些问题的话,她们通常会觉得和丈夫更亲近。

  现代社会人们对配偶的期待要求太高了,总希望一个人可以满足自己的所有需求,但“你是我的一切”并不是幸福婚姻的最佳配方。

  “我一直觉得爱情在当代社会被过分强调了,越是依赖越是相爱,失去的时候就越痛苦。即使白头偕老,最后的最后还是要一个人离世,或者一个人独自活着……与其强调如何获得爱情,更紧迫地是应该学习如何独处。”

  “我一直觉得爱情在当代社会被过分强调了,越是依赖越是相爱,失去的时候就越痛苦。即使白头偕老,最后的最后还是要一个人离世,或者一个人独自活着……与其强调如何获得爱情,更紧迫地是应该学习如何独处。”

  学会享受独处的时光,能够和那些与我们能够互相帮助、沟通、理解的人建立很紧密的朋友关系。这不仅会让你,也会让你的亲密关系都从中受益。

  ,再到个人化婚姻,越来越多的人推迟结婚,甚至永远单身。婚姻专家们开始倡导,不要期待配偶满足我们的所有需求,要学会独处,并维系与其他朋友的关系。同时我们应该理解和接纳更多元的家庭形式。

  美国学者曾经预测婚姻会逐渐消失。但是一方面由于制度化的惯性,很多人仍然结婚,但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其实婚姻根本没那么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作者:钱岳;转发公众号:十分心理。责编:张月贤。我们对所有资料来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谢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方将在24小时内撤销版面,联系微信号:zayaqj)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3 米乐m6(中国)官方 版权所有
电 话:400-123-4657    手 机:13800000000   传 真:+86-123-4567    E-mail: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XML地图| txt地图| html地图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

免费咨询 投诉建议